孝衣的穿戴规矩很多。
截孝是发生在去世人的儿孙辈分的事情,去世人的儿孙辈分的孝布上面是由一条红布点缀缝合上,俗称红孝。而现今殡葬司仪和家属,为了快捷省事,直接用一块红布条,绑在了孝布上,这种方便之门,直接演化成了一种煞,截住了孝气,即被称为截孝。
守孝期间,子女忌穿色彩鲜艳衣服,父母去世后,子女要为父母守孝,古时候一般要守孝三年。现代时间缩短,但也不宜少于百天。守孝期间子女忌讳穿色彩鲜艳的衣服,浓妆艳抹,饮酒作乐。服丧期间忌讳走亲访友,子女服孝期间不走亲戚,不访友,不集会,不拜年,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,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。俗语有“身穿热孝,不登邻宅。
按照中国的丧葬传统,直系亲属(如子女)在葬礼上带孝布,葬礼结束,需要带孝牌,以遵守守孝的传统,时间可以是1年,也可以是3年;不过,现在这个传统逐步弱化,只在部分农村地区保留,城市里面已经基本看不到了。
(一):参加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及姻缘连带关系的葬礼,其孝布是不可以保留的,包括黑纱和白花等。一般对于这种情况,孝房家属都会单独准备,譬如在遗体告别之后,或是丧宴开席之前,都会有专门的人进行收管,然后集体焚化。
(二):如遇孝房家属没有准备的,那么去参加丧宴的在散席之后,直接丢弃在丧宴门口处即可,切记不可带回家中,以免招惹白煞,冲撞霉运。如果不便在丧宴门口丢弃的,那么在走出丧宴后的**个路口处,**是十/丁字路口处丢弃即可。
(三):与去世先人是舅甥关系的,孝布要保留到一百天之后进行处理,也就是说外孝的情况,不是同一姓氏的带孝情况。在百天祭日,直接将孝布与纸钱等共同焚化即可。不便参加百日祭的,于当晚在所在地十字路口,进行焚化祭祀即可。
(四):与去世先人是叔侄关系的,孝布要保留到三周年之后进行处理,也就是说家孝的情况,同一姓氏带孝的情况。在三周年祭时,直接将孝布与纸钱等共同焚化即可。不便参加三周年祭的,于当晚在所在地十字路口,进行焚化祭祀即可。